現在facebook當紅,很多blog也都有成立粉絲團,雖然我一直力求保持低調,但也很想有個粉絲團來跟大家互動,若喜歡無聊家庭的話,就請按讚吧!!
南投鹿谷最後一天的旅程,在鹿鼎莊住了兩天,好像不知不覺習慣了這種山居生活的慢步調。
今天早餐一樣是地瓜稀飯和小菜,還有我最愛的菜圃蛋和豆腐乳,熱騰騰的稀飯在這低溫十度的天氣裡實在是幸福的禮物。
早餐就有青菜可以配實在澎湃滿足。
吃完飯到老闆的陶藝工作室看看,這隻狗跟老闆養的那隻漲的幾乎一模一樣,好可愛。
收拾行李離開鹿鼎莊,往下個景點紙教堂前進。
桃米社區的紙教堂,位於南投縣埔里鎮,紙教堂是在日本阪神大地震後興建的,921大地震後由神戶移至台灣,詳細介紹可以參考官方網站說明。
紙教堂 – PaperDome 新故鄉見學園區Newland Community Education Center
參觀紙教堂要先買門票100元,可抵園區內消費。
紙教堂內的柱子與椅子都是紙做的。
離開紙教堂後就依陸網台北前進,路經台中時本來要到胡市長宴請馬總統的張家麵館試試,不過週六公休,但是車都已經停到停車場裡了,只好附近找吃的。
這家麵要醬吃,應該是新開張的,感覺裝潢頗新,窗明几淨,就選它了。
小菜–乾絲
牛肉麵,湯頭清清爽爽,牛肉也不錯。
紅燒牛肉燴飯,真的誤會大了,跟我想的差很多,或許改名牛肉湯泡飯我會比較容易理解,心中一直以為是濃濃稠稠向咖哩飯的那種牛肉燴飯,真的差很多。
金瓜磨菇肉醬麵,還好,沒有太多驚艷,不過總算吃飽喝足了,繼然都到台中了,就去科博館參觀一下。
其實之前就一直很想帶涵函來科博館,不過因為涵涵年紀還小作罷,現在長大了當然就要來逛逛。
科博館買票真的讓我搞不太懂,特展、劇場和一般展覽票價組合不一樣,挑了水中蛟龍的特展和一般展區的組合票。
離開科博館就直接殺回台北,因為三天的旅行已經讓全家累癱了,趕緊回到家好好補充體力才是。(完)
《遊記》南投竹山三日遊
Day1︰集集、竹山、鹿谷、鹿鼎莊
《遊記》南投竹山三日遊Day2︰鳳凰谷鳥園、香香特產行、東埔真和園溫泉、鹿鼎莊
《遊記》南投竹山三日遊Day3︰鹿鼎莊早餐、埔里紙教堂、台中麵要醬吃、台中科博館
20091218南投竹山三日遊Day2:
鹿鼎莊早餐→鳳凰谷鳥園→竹山→東埔溫泉→住宿鹿鼎莊→鹿鼎莊晚餐→住宿鹿鼎莊
因為前一天晚上老闆說隔天有機會可以看到雲海,衝著這一句話,一大早就起床看看,結過還是大霧瀰漫,雲海還是回去夢中看吧,既然都起來了,就四處拍拍逛逛。
逛著逛著也到了早餐時間,早餐是包在住房裡,所以不用額外加錢,早餐有地瓜稀飯、菜圃蛋、炒高麗菜、醬菜和豆腐乳。
豆腐乳很好吃。
醬菜是J小姐的菜,我專攻花生。
炒高麗菜,炒的清脆好吃。
菜圃蔥蛋,我的最愛啊。這頓早餐吃完真的超飽,真是豐富的早餐。
今天的行程事先去鳳凰谷鳥園,看看今天的氣溫只有九度,真的冷到爆。
往鳳凰谷鳥園的途中都是大霧,只能開大燈對著中線開。
鳳凰谷鳥園票價全票$40,半價$20,占地不小,非常直得來走走。
這兩隻八哥和九官真的很可愛,站再籠邊一直不肯離去,也不怕人。
逛完鳳凰谷鳥園後,已接近中午時分,肚子也很餓,但是霧還是很濃,只好轉折下山找東西吃。
這家位於竹山國小天橋旁的香香特產行,可是當地人推薦的,也常常受到媒體訪問,尤推蜜蕃薯和蕃薯包。
蜜蕃薯甜蜜蜜的,很好吃,蕃薯包內餡包著蘿蔔絲、筍子,包子皮很Q,味道比蜜蕃薯還另人印象深刻。
吃了點東西後就往下一目的地–東埔溫泉前進,東埔溫泉位於南投信義鄉,從竹山出發,看似不遠的路程,單趟車程卻要一個多小時,沿途路況不錯,今天選的泡湯處是真和園溫泉小木屋,雖是週間,但整個大眾池都沒有人,那就不好意思,我們家包場囉。
東埔溫泉屬碳酸氫鈉泉,真和園全部有三個池子,高溫池、中溫池和低溫池。
由於今天只有泡湯,沒有住宿,有點可惜,真和園的小木屋看起來頗為愜意,下回可以單獨安排個南投信義鄉的旅行。
返回鹿鼎莊也近晚餐時間,因為昨晚在鹿鼎莊用餐很滿意,所以今天一樣選擇在鹿鼎莊用餐,不過有特別交代希望菜色可以跟昨晚有所差異。
滷豆乾,我心裡是比較喜歡昨晚的香腸和醃蘿蔔乾。
清炒筍絲,筍子又嫩又輕甜,不愧是竹山。
招牌菜還是跟昨晚相同,筍絲滷爌肉,招牌菜再吃一次也不膩。
炒龍鬚菜,相當的好吃。
晚餐後就回房休息,結束今天的行程,明天將是這趟旅程的最後一天。
《遊記》南投竹山三日遊Day1︰集集、竹山、鹿谷、鹿鼎莊
《遊記》南投竹山三日遊Day2︰鳳凰谷鳥園、香香特產行、東埔真和園溫泉、鹿鼎莊
《遊記》南投竹山三日遊Day3︰鹿鼎莊早餐、埔里紙教堂、台中麵要醬吃、台中科博館
離開北埔老街,已經下午三點多了,往下個景點清泉溫泉前進,殊不知北埔老街往清泉溫泉的南清公路非常的崎嶇,沿途多處只能一台車通行,重點是整條南清公路都沒路燈,但上山時離天黑已不遠了,想必等下下山時一定是一片漆黑,但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開,25公里後終於到達清泉溫泉。
到達清泉已經接近五點,離張學良故居閉館還有些時間,故居在清泉吊橋的另一端。
清泉吊橋,清泉有三座吊橋,這是其中一座。
(立牌文字說明)老蔣將張學良幽禁在五峰清泉–舊稱井上溫泉,為日軍用來疾病療養、渡假及訓綀場所,與外部僅一條窄路相通。而張學良所居住的日式木屋,外觀簡單大方,其屋頂是以黑瓦搭建,建物主體為檜木,內部裝修整潔雅致。招待所前有一座大花圃、涼亭及運動場,運動場為幽禁生活裡運動的場所。數棟排列的屋舍,中間為武德殿為日警開會、綀柔道及劍道的場所。
張學良故居於2008年12月整修完成,外觀極新。
在門口蓋紀念章。
夏末秋初的美好週六,天氣晴朗,臨時規劃的新竹北埔一日遊,因為是臨時的,所以行前很趕,沒有做太多功課,僅僅將中午預計要吃飯的劉家小館地址抄起來救出發了,從板橋到竹林交流道很快就到了,接著就跟著GPS轉來轉去,不一會就到了北埔老街,觀光區停車通常都不容易,北埔也不例外,但私人停車場很多,以次計費,一次100元,價格沒有太意外。
下車後先在老街附近逛逛。
縣定古蹟慈天宮 。
北埔老街上隨處可見擂茶店。
先找到等下要吃中飯的劉家小館。
轉到北埔大街上,滿街都是賣柿餅和板條的攤子,柿餅看起來很誘人,不過對我們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。
轉角的玩具攤前聚集了很多小朋友,涵涵當然也目不轉睛的看著這些會動的玩具,老闆寫的標語讓我忍不住拍了下來,結果當然是沒有買囉。
在玩具攤旁有兩家免費的擂茶可以試飲。
都是沖泡式的擂茶粉,口味我家J小姐喜歡三十九號這一家的,可以買一包或是單買一杯,最後決定買一杯冰鎮擂茶邊走邊喝。
走著走著又看到了一攤前聚滿了人,靠近看是賣客家粿的。
客人很多。
北埔這的攤子幾乎都可以試吃,先試吃了了芋頭涼糕,涼糕包裹著蜜芋頭絲,芋頭是採用大甲芋頭,用冰糖慢火熬成,味道很不錯,非常Q又不會太甜。
黑糯米糕,J小姐不能吃糯米,所以沒有試吃。
店員推薦的招牌涼糕,三層涼糕裡夾著綿密的紅豆泥和綠豆泥,香濃清爽。
山藥芋頭糕,顏色很美但沒有試吃。
綠豆紅豆糕。試吃完買了芋頭涼糕和招牌涼糕,一斤80元。
隨便逛到了這攤很多網友介紹過的老街一口菜包,好可愛,買兩個帶著吃,菜圃、蝦米伴著胡椒香氣,Q彈的外皮,小巧可愛。
忽然聞道一股樟腦油的味道,原來是這一鍋最古老樟腦油。
水井巷
國定古蹟金廣福公館
水井茶堂
離開北埔老街,下個目標是清泉溫泉和張學良故居。
為了讓小朋友休息日能夠運動一下,今日決定出發前往桃園的向陽農場欣賞向日葵,一路上車流很大,才早上10點而己,北二高鶯歌路段已塞車。 開了快一個鐘頭後到達了目的地,就開始了今日重要的行程~~拍照,為了要搜集涵涵出遊照片,今日爸爸非常認真的拍攝,父女兩人不斷的在太陽底下拍照,回家之後兩人都曬黑了。
涵涵模仿向日葵高舉她的雙手
遊樂設施~涵涵超愛
玩餵魚
不認識的小男生與涵涵一起玩吹泡泡
向陽農場除了向日葵之外,還有很多適合小朋友玩耍的道具,只是門票免費,進場後可是每一樣都要付費的唷!不過,玩了一天也花不到2張百元鈔,很划算的!
很悠閒的盪鞦韆
溫馨時光旅行袋第一次出門,就利用父女照相時間將手提把給縫上(在家總是有別的事情要忙,只好將針線手把一起帶出門,做在太陽底下縫手把,倒是我的第一次),此時搭配上漂亮的風景,袋子有沒有更美呢~感謝玲玲老師漂亮的袋型設計,縫好手把後還有不認識的遊客誇獎袋子,真開心!
蘭陽博物館在2010年6/15~10/15試營運期間免費開放,趁著免費期間,帶著全家人來參觀。從台北走5號國道下頭城,往烏石港方向前進,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一座很現代的建築,就是蘭陽博物館。
停車場並不是在蘭博館旁,而是在烏石礁遺址公園旁,車位不很多,假日去可能需要排隊。烏石港遊客中心也位在烏石礁遺址公園旁,內有提供賞鯨和相關的旅遊諮詢服務,重點是在今天這麼高溫的天氣下,遊客中心提供涼爽的空調和乾淨的廁所。
從烏石礁遺址公園眺望遠方的蘭陽博物館,建築外觀如單面山般的蘭陽博物館,基地為清代的烏石港。
蘭博館周圍的烏石溼地,景色優美,倒映印四周景物,在此取景幫涵涵來個特寫。
蘭博館的入口旁,不要以為是在賣雨傘,實為今天太陽太烈,博物館體貼的讓旅客放傘的地方。
三角立體的建築設計,讓大廳的採光自然明亮,還有新人在大廳內拍婚紗照,這樣美麗的光影,必能拍出動人的照片。
試營運期間,一樓的兒童探索區還沒有開放,特展室展示了手創蘭陽–宜蘭生活美學特展。
二-四樓是常設展區,每一層樓都展示蘭陽平原特有的元素—「山」、「平原」、「海」,從頂樓依序而下,從生態、植物、人文、經濟生活,有關蘭陽的古今無所不包,參觀後可以對蘭陽的歷史變遷和自然環境有更深一層的體驗。
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
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
TEL: (03)977-9700 FAX:(03)977-9300
最近涵涵非常喜歡火車,只要看到火車都會異常興奮,所以趁著這個週末就來個火車鐵道之旅,今天選的是平溪縣這一段小火車,上回來平溪是自行開車,玩了平溪和菁桐兩站,所以今天目標就鎖定了十分老街和十分瀑布。
今天計劃從板橋車站出發,本來想買有畫位的莒光號,不過時間要等很久,只好改搭區間車,雖說涵涵很想搭火車,但時間一久興趣也沒了,沿路實在不安分,好不容易到瑞芳站下車,在瑞芳站的第二月台可以購買瑞芳-菁桐的一日周遊券,當天可無限次搭乘,從瑞芳站開始,沿途經過猴硐、三貂嶺、大華、十分、望谷、嶺腳、平溪及菁桐。
運氣好還可以做到彩繪車箱喔。
到達瑞芳站已經過中午了,肚子也早已飢腸轆轆了,買了一份英記的月台礦工便當,八樣菜色60元,味道如何,因為太餓所以感覺是非常美味的,而且幾乎人手一份,大家應該都非常餓。
吃飽後火車也到達十分車站了,不過遊客很多,下車就要排隊排很久,車站旁和鐵道沿途有很多很有特色的紀念品店和賣天燈的商店,不過竟然沒有看到往十分瀑布的指標,只好碰碰運氣隨便走了。
先去看看靜安吊橋,建於1947年的靜安吊橋,當初原是運煤礦的車道,現已變為連接十分村與南山村的人行吊橋。
離開靜安吊橋繼續前進,終於看到十分瀑布的指標。
走了約十五分鐘到達了四廣潭遊客中心,遊客中心裡還有咖啡廳喔,可以先在遊客中心休息一下,今天太陽好毒喔,十分瀑布還要繼續前進喔。
離開四廣潭遊客中心,經過四廣潭吊橋、步道、觀瀑吊橋後,再走一小段鐵路,就可以看到十分大瀑布的囉。入園費用成人80元。
兒童戲水區
用餐區
十分瀑布高15公尺,寬30公尺,是台灣最大的垂簾型瀑布,不過最近的水量不充沛,所以沒有非常澎湃的場景,但還是很壯觀,
離開十分瀑布,開始想要往回走還是走鐵道往大華站撘車,聽說大華-十分之間的景色很優美,而且往回走跟往下走距離差不多,若要徒步走到大華站約要15分鐘,沿路風景優美,不過最好有一份火車時刻表,以免跟火車擦身而過,十分到大華之間只有一個隧道,當然走隧道是不能遲疑,要加速通過,以策安全喔。
在大華站等了約20分鐘列車緩緩入站,時間雖已傍晚五點,但天色還很亮,索性就到侯硐站搶先看看即將要開幕的侯硐煤礦博物園區。
侯硐的瑞三煤礦曾是全國煤礦產量第一的礦場,也擁有當時台灣最先進的整煤設備。 當時的整煤廠倉庫願景館如今變成展示中心,也指定為歷史古蹟。
願景館裡空間不大,但是展示了瑞三礦業的歷史和礦工的生活點滴,很值得一遊。
因為顛色漸暗,侯硐還有很多景點只好留待下次,重點是最近很紅的照貓景點–光復里貓村,雖然沒有到貓村,不過才鐵道上捕捉到幾隻貓的身影。
從侯硐回程時先到瑞芳轉車,其實可以直接從侯硐搭車到板橋,但是瑞芳車站外的美食可不能錯過,在瑞芳站先買好畫位的莒光號,離火車進站還有一個多小時,剛好可以飽餐一頓,瑞芳的龍鳳腿可是遠近馳名,千外不要錯過喔,瑞芳美食篇就留到下次再分享,搭上車,我們終於要回板橋囉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延伸閱讀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從菁桐車站開車到平溪車站只要10分鐘車程,對平溪的唯一印象就是放天燈,相較於菁桐,平溪的古意和人文氣息就消失許多,遊客也比菁桐少了許多。
從平溪車站出來的中華街上,可以清楚的看到三坑溪鐵橋矗立在河中,時間準的話還可以看到火車經過喔,而平溪老街大家有沒有很眼熟,就是張君雅小妹妹拍廣告的老街喔。
相較於菁桐,平溪多了很多小吃,其中以黑毛豬花式香腸最另我驚艷,將香腸斜切然後放入蒜片的花式香腸,實在太貼心了,因為我很喜歡吃烤香腸,但每次都要自己撥大蒜皮,非常不方便,這花式香腸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撥蒜頭,一口香腸配一口蒜片真的非常方便。接著來到平溪郵局前,當然郵局不是景點,而是門口的日據時代老郵筒,這可是目前全台惟一還有在使用的老郵筒喔。
古早味麵茶,點了冰麵茶、山東紅茶和油條,冰麵茶又香又濃,在炎熱的夏天吃起來格外清涼,配油條味道也不錯喔。
走著走著也接近黃昏了,到了在平溪開了幾十年的紅龜麵店,店名很可愛吧,原來老闆以前是作紅龜的,跟老闆點了陽春麵和肉羹麵,再切一份高麗菜捲,簡簡單單的調味,這就是古早味吧。
盛夏帶著一家三口和狗妹到菁桐、平溪走走,中午時才姍姍的從台北出發,本想暑假遊客可能會很多,但是沿途都很順暢,很快的就到了菁桐車站了,古老的菁桐車站,充滿日據時代的風情,雖然菁桐煤礦已經沒落,但古老的建築、鐵道與成串的許願筒,或許才是菁桐的內涵。
菁桐老街沿途都有賣空白的許願筒和一些紀念品,還有木製的明信片,本來以為木頭明信片是不能投遞的,沒想到竟然可以寄,真另人興奮,買了許願筒和明信片後就開始忙了,要先將許願筒寫滿心願,明信片上也要先蓋好紀念郵戳後再寄出,還滿有紀念意義的。
位在菁桐車站旁的菁桐礦業館很值得一遊,裡面將菁桐礦坑的歷史與相關歷史都有詳細的介紹。
菁桐老街裡的楊家雞捲非常有名,不過因為剛吃飽中餐,所以只好下次在品嘗,本來想去菁桐太子賓館,不過無奈他不讓寵物進入,也只好一同留到下次再說囉。(九十九年一月十九日至一百年九月十日休館整修)
菁桐老街其實非常的短,很快的時間就可以走完,不過沿路都很有古意,今天因為時間不多,所以並沒有打算要走礦坑的景點部份,反正還有很多遺珠之憾,就留到下次在深度走訪,在菁桐老街外的紀念碑,深切的把當年挖煤礦的場景具體呈現,我們也要接著往平溪車站前進。
這篇已經是去年夏天的三峽老街遊記了,隔了一年才發,不過記憶還很清晰,當天早上到基隆廟口吃完小吃後,又馬上殺到三峽老街來逛逛,雖然三峽離家不很遠,不過平均都是一年才會來一次,來老街當然還是吃囉,今天老街有週末藝術表演秀,音樂聲繚繞三峽老街,讓整個氛圍特別悠閒。
第一天先來到98雞蛋糕,這可是有包餡的雞蛋糕喔,個頭小巧,內餡飽滿,有原味、紅豆、地瓜、奶油、花生,我還滿喜歡花生口味,不過涵涵和J小姐還是喜歡奶油口味。
廟前也有陀螺特技表演,看這技術一定練了很久,大人小來都身手不凡。
天氣很熱當然要吃點涼的,剛好J小姐有買茶山房手工皂滿額,就有送愛嬌姨冰果室的涼糕冰,涼糕冰是什麼從來沒吃過,當然要嚐試看看。
涼糕冰就是涼糕加清冰和糖水,涼糕的本身沒有甜味,但是口感很特別,QQ的很有彈性。
吃完涼糕到祖師廟前廣場繞繞,有很多攤賣黑豬肉香腸的,不過就是有一攤人特別多,原來這一攤的黑豬肉香腸只要10元,真的很便宜,難怪人那麼多,買了一份10元的黑豬肉香腸($10)和一份金門高梁香腸($35)。
金門高梁香腸的個頭明顯比黑豬肉香腸大很多,不過吃起來還是黑豬肉香腸比較好吃,10元的價格真的好吃又便宜喔。